西南医科大学“医路童行·乡约茶韵”
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叙永县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青春之名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西南医科大学“医路童行·乡约茶韵”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前往叙永县红岩村、摩尼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走进基层、深入乡间,通过社会调研、参观体验以及志愿服务,探索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青年投身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现况,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为当地提供卫生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乡村谈实情,共谋发展新思路。为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现状与现存难题,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团队成员深入叙永,实地考察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建设的应用情况。
在与红岩村第一书记李勇的深入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当前红岩村“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发现茶产品、茶体验园区等多元产业融合的方式为红岩村带来较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缺乏青年人才的问题。而在与摩尼镇国学馆负责人涂电林的访谈中发现,当地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是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发展经济的良好范例,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民族文化探索不深入、青年经验不足等问题。
采访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对访谈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并进行团队讨论,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新质生产力对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帮助,寻找合适路径,提供解决方案。
纵览农村新风貌,体悟发展力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队成员分别来到红岩村茶基地、茶文化历史博物馆、摩尼镇国学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摩尼镇大银盘扶贫示范点,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在红岩村茶基地,实践队成员参与了品茶活动,自身亲手配制、熬制茶叶;在茶田中与农户交流,感受茶种植技术;动手采摘茶叶,在劳动中与梯田茶山融为一体……在动手与品味中,成员们又加深了对茶文化的感悟。在摩尼镇国学馆,团队成员认真倾听国学馆创办者涂电林老师的建馆故事,了解“将文化视作发展之魂”的本土文化情怀。在摩尼镇镇史馆,团队成员在盐马古道的故事中学习红色摩尼,在民族团结的口号下聆听和谐摩尼,在同心同德的奋斗中见证脱贫摩尼……看见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民族小镇,充分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民族融合建设发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摩尼镇大银盘扶贫示范点,实践队成员欣赏了众多制作精美的非遗文化扎染、蜡染手工艺作品,成员们感受到了在“画稿叙永”的品牌打造下,何为文化促脱贫、文化促振兴的产业振兴之路。
经过系统的参观学习,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希望能够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帮助更多人建立民族文化自信,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创新、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的魅力。
守护儿童促成长,展现责任与担当。儿童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乡村生长发育与合理营养的观念落后,存在较大疾病风险,而通过健康科普与营养干预能够改善其消极影响。实践团队基于医学院校特点制定了“志愿者与医师共同参与、家庭与社会全面守护”的“小小营养师成长计划”。
实践团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互式科普实践与心灵呵护活动。以乡村儿童生长发育为切入点,采取趣味闯关新方式,通过ppt多媒体互动课堂、沉浸式情景剧、食物模型分类与搭配、儿童保健操教学等科普实践活动,让生长发育及营养评估知识入耳入心;运用园艺疗法、艺术疗法、叙事疗法等多技术手段,进行神厨熊猫侠IP色彩填涂、折纸等“自我悦纳”团辅心理活动与“知心大哥哥大姐姐”义诊,充分关注儿童的心理问题……通过科普实践与心理关怀,从全方位守护儿童身心健康。
团队成员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儿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与健康事业发展,用充分展现青年大学生的热情活力与责任担当。
践行理想行担当,青年乡村共奔赴。本次三下乡实践完成后,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彭丽冰的带领下,召开了总结分享会,和当地党员干部进行深入交流,复盘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分享实践感悟。实践队的每位队员都收获颇丰,不仅得到了能力的提升,还在实践中学习了优秀乡村的发展模式,深入思考现存乡村问题,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本次三下乡活动共计服务儿童超100余人,完成“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青年参与文旅产业振兴情况”调查问卷270篇,面对面深度访谈21人,团队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助力调研实践持续开展。
在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实践中,深刻感受思想的巨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中,描绘出灿烂的青春画卷。实践队的成员们将继续争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生力军,躬身学习、强化实践,在乡村建设新天地练就本领、释放能量,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绽放绚烂光芒。